為加快農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提升服務現代化農業能力,2023年1月9日,由自治區科協和巴州農技協推廣中心聯合主辦,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新疆植物保護學會、新疆微生物學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承辦,《新疆農業科學》編輯部、新疆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中國農業期刊網協辦的冬春“科技之冬”活動在巴州正式啟動。

按照自治區科協印發《關于開展今冬明春“科技之冬”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期4個多月的 巴州“科技之冬”活動將分別在巴州和靜縣、和碩縣、焉耆縣、博湖縣、庫爾勒市、尉犁縣、輪臺縣、且末縣、若羌縣開展,活動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宣講、高素質農牧民培訓計劃、“去極端化”宣講、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基層科學技術普及等七個方面展開,統籌多方技術力量,結合“百會萬人下基層”、科學大講堂、鄉村振興產業顧問團等活動,推動科普資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務下沉,提升專業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解決農牧民生產中急難愁盼問題,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科技強疆提高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由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新疆植物保護學會、新疆微生物學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籌備組建的“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將聯合巴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巴州農科院、巴州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專家,采取騰訊會議線上+線下集中同步形式深入各縣市,為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宣傳黨的先進理論和方針政策,普及科學知識,推廣農業科技成果,發展農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開班儀式上,新疆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郭文超研究員代表自治區學會專家服務團表示,我們專家團隊要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的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聚集科技工作者力量助力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提升我區公民科學素質貢獻力量。
巴州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曾華榮表示,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要充分認識這次培訓的重要性,提高培訓學習的實效性,通過培訓了解國內外、新疆先進的農業生產水平和管理理念,提升糧食生產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解決農民生產中急難愁盼技術難題。在糧食作物、設施農業、特色作物發展等方面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薄弱環節,掌握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引導、指導、服務農民提高種植水平,依靠科技達到提質增產增效的目標。
自治區科協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是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具體舉措,把“科技之冬”活動作為面向各族群眾宣傳解讀會議精神、共謀發展良策的重點任務,以科學大講堂、科普培訓等形式,組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深入農村、牧區開展科技服務,最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習、大宣講,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和靜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曉清強調,只有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改進服務手段,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務“三農”,我們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認真謀劃2023年農業生產,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在增強服務效能,發揮職能作用,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應用覆蓋率上找到突破點,在推動科技興農、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上拿出更多實招硬招。

首場專家講壇培訓上,特邀新疆醫科大學教授馬秀敏就冬春季節《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預防知識》作科普講座。來自新疆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郭文超、丁新華、高海峰、何偉,新疆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雷鈞杰、楊杰,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強,新疆農科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高雁,新疆農科院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研究員周曉龍分別以《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新疆玉米重大有害生物識別與綠色高效防控技術》《新疆小麥主要病蟲害識別及其綜合防控技術》《新疆工業番茄病蟲草害種類識別及綠色防治技術》《新疆小麥綠色優質高產栽培關鍵技術》《新疆玉米生產現狀及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新疆花生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林果修剪枝條原位發酵腐熟肥》《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政策解讀》《殘膜回收及秸稈利用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為題進行線上授課。
來自巴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巴州農科院、巴州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的王金國、蒲俊蓉、任娟,劉雙、李衛平、金若誠、鄭楠等專家圍繞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先進農業機械的示范應用技術、保護性耕作等情況,探討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本次培訓內容涵蓋了現代農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防控、化肥減量增效、智慧農業、殘膜回收及秸稈利用、保護性耕作、優質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農業機械、植保無人機等方面的知識,重點針對耕地保護與綠色農業、現代大農業背景下精準施肥技術與實施、小麥玉米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綠色植保技術、現代農業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全面細致講解,為巴州2023年農業生產提質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撐。
和靜縣哈爾莫敦鎮技術人員周祺霞說,“這次培訓老師們講得非常好,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科技大餐,令我受益匪淺。聆聽專家們的講解,不僅開闊了視野,還增長了專業知識,能夠參與這次‘科技之冬’培訓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今后,我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科技興農盡職盡力”。
巴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栽培站站長屈濤說,“以往集中培訓主要采取現場培訓,每個縣市派出2-3名技術骨干,覆蓋率小。本次采取線上與線下集中同步進行的方式,深入全州八縣一市開展農業技術巡回培訓活動,實現科研院所與州直、縣(市)、鄉(鎮)聯動機制,培訓內容新穎、科技含量高、實用性強,將培訓覆蓋面延伸到涉農企業、合作社和農民,做到技術服務和理論培訓相結合,拓寬視野,增強科學技術對我區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和領跑作用,為全面建成農業強國提供人才保障?!?/p>
本次“科技之冬”線上培訓,為農業技術人員搭建了交流學習平臺,使“冬閑時節”變為農牧民學習科技生產知識的“冬忙時節”,為春耕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對提升業務素質、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幫助極大。
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新疆植物保護學會、新疆微生物學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負責人,巴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巴州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巴州農科院技術人員,以及縣鄉農業技術人員、農技特聘員、涉農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種植大戶近500人參加培訓。
專家授課視頻(一)
專家授課視頻(二)
供稿: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 張瓊 巴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屈濤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