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利學會舉辦《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成效與關鍵技術》科普活動
發布時間:2022-07-28
2022年7月23日,以《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成效與關鍵技術》為主題的科普節目,在新疆電視臺首檔科學文化講壇類節目《天山論道》播出,新疆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江受邀為當期主講嘉賓。
《天山論道》是由新疆科協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共同打造的新疆首檔科學文化講壇類節目,以科學文化為主線,每期邀請1名疆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科學公開課的形式,向公眾講述國內外科技前沿動態,回應公眾關切的熱點科學問題、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
李江首先從塔里木河作為南疆“母親河”的特點和重要性展開講解,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全長2179公里,流域水資源總量占南疆水資源總量86%,養育了1300多萬人。又詳細講述了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變成“四源一干”的演變過程,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至本世紀初,由于流域內人口增長、灌溉面積無序擴張、灌溉手段落后、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交織,造成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接近四百多公里的河道斷流時間長達三十年,上世紀60年代羅布泊干涸、70年代大西海子水庫建成后塔里木河下游斷流,源流區不斷發生變化,90年代末期,喀什噶爾河、渭干—庫車河、迪那河、車爾臣河“五源”相繼與塔里木河失去聯系,流域內生態系統遭到巨大破壞。同時,從河道治理、生態建設、山區控制性水利樞紐、水資源管理調度四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近二十年來塔里木河近期治理的措施與成效。最后,李江提出了建設“生態塔河、智慧塔河、安全塔河”的塔里木河流域二期綜合治理目標。
節目播出后,引發了水利系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關心塔里木河水利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廣泛熱議,大家對塔里木河流域的發展演變過程及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一代代塔河水利人的努力下塔里木河“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諧發展,流域治理初見成效,同時也更加感受到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使命任重道遠,責任在肩,我們將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做好新時代塔里木河流域治理事業。
供稿:新疆水利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