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新疆氣象局、新疆氣象學會召開世界氣象日紀念大會。新疆氣象局局長、黨組副書記、新疆氣象學會理事長崔彩霞,自治區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光強出席紀念大會。新疆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國輝主持會議。

崔彩霞在致辭中指出,新疆氣象局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提升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推動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和社會響應機制,更好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崔彩霞強調,經過氣象部門的努力,氣象災害損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值由“十二五”末的0.85%下降到“十三五”末的0.38%,氣象災害損失大幅度降低,但是極端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是一項極具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要堅決鑄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2022年,新疆氣象部門將從四個方面發力,全方位推進新疆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健全預警信息全網發布機制,提升發布時效和覆蓋率。以哈密、昌吉為試點推進靶向預警發布業務。研發預警信息質量控制系統,提升發布質量。二是推動氣象災害防御融入應急管理、自然災害防治和基層網格治理工作體系。修訂《自治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完善漸進式預報預警服務,優化基層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機制和工作流程。推動建立基于重大氣象災害高級別預警信息停工停業停課機制。以烏魯木齊為試點,強化城市高影響天氣監測預警服務。三是構建“實時觀測+網格預報+災害隱患點”風險預警業務體系。做好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質災害氣象服務,全力保障全疆水庫安全度汛。建立并完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制度,完成風險普查和區劃工作,推進成果應用。研發基于高影響的暴雨(雪)、大風等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產品,提升風險評估和預警能力。四是健全人影組織體系,解決人影彈藥存儲和使用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問題。在阿克蘇、伊犁高標準農田及優質林果業保護區增設作業基地和移動作業點,完善防雹體系,提高科學作業、精準作業和安全作業水平。
王光強對新疆氣象學會2021年度各方面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新疆的天氣、氣候災害及次生災害種類多、頻率高,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給經濟特別是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和降水事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多種相關危害的影響。因此,向公眾科學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技能和方法至關重要。
王光強強調,要以實際行動貫徹《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抓好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要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防御能力,助力鄉村振興;要強化各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作,進一步推動形成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要將防災、備災和救災意識根植每個家庭,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高公眾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
會議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新疆氣象局各內設機構主要領導及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在主會場參會,全疆各地(州、市)氣象局、各縣(市、區)氣象局在分會場參會。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新疆氣象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