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新疆地理學會召開了中國科協“中國-阿拉伯聯盟荒漠化防治技術合作與交流”項目研討會,理事長雷加強研究員主持研討會。自治區科協學會部部長艾斯克爾?臺外庫力、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穆桂金研究員、王永東正高級工程師、國際合作處副處長王猛、新疆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院長張峰教授、新疆地理學會秘書長李生宇正高級工程師和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學會部主任米尼熱?加帕爾、業務主管李莉參加了會議。
會上,雷加強帶領大家學習了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并發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重點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荒漠化防治,引領各國開展政策對話和信息共享,共同應對沙塵災害天氣。

研討會現場
雷加強闡述,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積占陸地面積1/4,危及110多個國家、10億多人口,年經濟損失超420億美元,荒漠化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最嚴峻的社會經濟問題,尤其在干旱地區。并就該國際項目背景與合作意義、工作目標與預期成果、主要進展與工作成效和合作計劃與交流重點與參會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工作部署。專家們就該項目造就的荒漠化防治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中國方案,走出的生態與生計、治沙與治窮高度融合的中國道路、摸索的中國荒漠化防治的管理體系機制——“雙軌制”給予了高度的評估,同時就荒漠化國際論壇的工作推進紛紛建言獻策,為進一步加強非官方民間組織的相互交流,促進荒漠化治理,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做出科學家們應有的貢獻。
艾斯克爾·臺外庫力就科協對該項目的立項意義也做了重點說明,他對新疆地理學會的各位專家們在荒漠化防治領域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指出荒漠化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科協也將繼續大力支持該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共同為荒漠化治理貢獻力量。

研討會現場
對于未來的工作,雷加強表示,新疆地理學會將在中國科協、自治區科協的支持下,借助“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荒漠化聯盟企業家伙伴計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泛非綠色長城研究中心、干旱區防沙治沙與沙產業國家創新聯盟、中碳森林等已有支撐,通過平臺搭建、技術對接、舉辦論壇、會議培訓等方式,重點推進中國-阿拉伯聯盟荒漠化防治經驗交流與產品展示、中國-阿拉伯聯盟荒漠化防治大數據信息平臺搭建和中國-阿拉伯聯盟荒漠化防治技術培訓與能力建設方面的工作部署,尤其以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為主要合作國別,組織開展技術合作、經驗交流、產品展示等活動,帶動企業相互“走起來”,促進民間交流“動起來”,創新“一帶一路”荒漠化防治“民間模式”,充實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綠色合作與生態共建。
雷加強還提到,新疆地理學會將秉持開放、包容、共享的原則,以國際視野和前瞻性思維,不斷深化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荒漠化防治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供稿:新疆地理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