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6日,克拉瑪依市和塔城地區共同選拔的10名優秀高中生攜手奔赴復旦大學,參加了自治區科協和教育廳組織開展的2025年自治區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
此次科學營以“科技夢·青春夢·中國夢”為主題,營員們在百年復旦校園內聆聽大師報告、探秘前沿實驗室、體驗跨學科實踐,在東海之濱留下了油城青少年的科學印記。今年是克拉瑪依、塔城兩地首次聯合組隊,也是貫徹落實克拉瑪依市委關于“克塔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為兩地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貢獻科協力量。
初識復旦,傳承復旦精神。校史協會的講座,帶領營員們走進復旦的百年歷史,了解馬相伯先生的辦學精神,感受李登輝校長、謝希德校長的遠見卓識。西遷往事的講述,更是讓“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在營員心中生根發芽。
探索校園,感受青春活力。“新晴滿夏”校園定向活動讓營員們化身“校園探險家”,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尋找線索,探尋故事,感受復旦的厚重歷史與青春活力。團隊合作的力量,讓解開謎題的過程充滿樂趣與成就感。
青春圓桌,點亮成長路標。“青春圓桌會”上,來自復旦大學不同學院的優秀學長學姐分享了他們的成長故事和科研經驗。從學習到生活,從社團到志愿,多元的大學生活畫卷在營員面前徐徐展開,為他們點亮了成長路上的明燈。
學科交叉,觸摸前沿科技。科學營期間,營員們聆聽了樊春海院士關于DNA存儲的講座,了解了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的融合;參與了李輝教授關于人類表型組的科普,探索了跨學科研究的魅力;參觀了復旦大學各個實驗室,感受了科研氛圍和實踐精神。

科技報國,志向薪火相傳。7月25日,結營儀式暨告別晚會上,營員們表達了對這次活動的感謝和收獲。他們表示,科學營不僅讓他們開闊了眼界,更讓他們堅定了科技報國的志向。他們將帶著這份夢想,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是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聯合主辦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自2012年首屆活動舉辦以來,為新疆各族青少年搭建了一個與著名高校零距離接觸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名校中體驗大學生活,感受科學魅力,埋下科技報國的種子,并增進不同民族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責任編輯:曹琳哲
克拉瑪依市科協 陳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