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20日,以“科技少年 筑夢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西北賽區(新疆)地區賽在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落幕。作為新疆青少年信息素養領域的重要賽事,本次活動吸引全疆900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不僅展現了各族青少年在人工智能、編程等領域的潛力,更成為推動當地信息化教育普及的重要平臺。
本次新疆地區賽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烏魯木齊市科普服務中心(市科技咨詢服務中心)承辦,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的方式,確保全疆各地青少年都能參與其中。大賽包括智能應用、算法思維、自主創新、定向邀請等四大類別,共8個賽項,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引導他們用科學方法認識和理解世界。
比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賽項于2025年7月5-6日開展,設置圖形化編程挑戰賽、Python編程挑戰賽等4個賽項,吸引約3800人參與;線下賽項則于2025年7月19-20日,在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舉辦,聚焦實踐操作,設置智能運輸器開源運輸賽、火星生存挑戰賽等4個賽項,全疆各地1000余名小選手現場展開角逐,展現了動手與創新能力。
現場不乏精彩瞬間。在火星生存挑戰賽中,來自烏魯木齊市第十五小學的參賽選手馬宇軒和隊友合作搭建的“火星基地模型”,通過編程實現了模擬能源循環系統,精準完成任務,贏得評委一致認可。“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智能硬件編程,比課本上的知識更有趣!”馬宇軒賽后難掩興奮。本次復賽中勝出的選手,將代表西北賽區(新疆)參加今年8月在浙江烏鎮舉行的全國總決賽。
本次大賽既是對新疆青少年信息素養的一次集中檢驗,更是信息化教育成果的展示。接下來,期待勝出選手在全國舞臺上展現新疆青少年的科技風采,也希望以賽事為契機,讓更多孩子愛上科學、探索未來,進一步促進新疆青少年信息素養水平的提高,培養他們在信息化時代的綜合應用能力,推動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發展。
責任編輯:帕孜來提·吐魯洪
烏魯木齊市科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