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3月起,巴州科協精心組織并扎實開展“百名院士、千名專家、萬名科技工作者上講臺”活動。半年來,活動成效斐然,已成為服務基層、賦能發展的重要科普品牌。
活動覆蓋面廣、影響力深。截至目前,全州已成功舉辦“百千萬”上講臺活動883場,惠及各族群眾及師生達14萬人次,有效將優質科普資源精準送達基層一線。
高層次引領作用突出。巴州科協成功邀請多位頂尖院士親臨巴州傳經送寶。中國工程院院士汪華林在新疆科技學院作高水平學術報告,吸引州直單位及企業科研骨干等620余人聆聽;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不僅深入巴州種業創新園、尉犁縣羅布麻科技小院調研指導,指明跨學科全產業鏈攻關方向,更在新疆科技學院作《植物科學服務美好生活》科普報告;特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獻龍、歐亞科學院院士馬峙英等140余位業內專家,匯聚巴州觀摩交流國產耐除草劑棉花研究進展,共同見證GGK2棉花在我國棉花生物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一場場高規格的科普報告會、科技交流會,一系列高規格的科技調研和決策咨詢活動,有力促進了巴州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為巴州產業發展和升級搭建了產學研合作的“橋梁紐帶”。

專家隊伍深入基層貢獻智慧。全州共組織專家上講臺110場,覆蓋聽眾1.5萬人次。自治區農科院王敏博士等專家走進庫爾勒市校園,通過主題講座、科普秀等互動形式,為2300多名師生帶來科普盛宴,有效激發了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創新熱情。
廣大科技工作者扎根一線播撒科學種子。全州科技工作者上講臺活動達770場,受益群眾高達13萬人次。廣大基層科技工作者深入社區、鄉村、學校,以貼近實際、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打通科普服務“最后一公里”的中堅力量。
上半年“百千萬”活動成功實現了科普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的轉變,以“小切口”展現了科技服務民生的“大作為”。巴州科協將持續深化活動成果,著力構建“永不落幕”的科普平臺,讓科學普及的光芒照亮鄉村振興之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貢獻堅實的科技力量。
責任編輯:曹琳哲
巴州科協 宋娟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