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自治區科協召開高校科協工作座談會。在烏魯木齊市的19所區屬高校科協負責同志及22名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新疆入選代表參加座談。會上,自治區科協介紹了自治區高校科協工作基本情況;新疆農業大學、新疆開放大學等院校圍繞做好高校科協工作、助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科學普及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新疆大學表示,要緊抓此次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培養機遇,為入選的博士生配備優...
1月8日上午,自治區科協組織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以視頻形式對新修訂的《科普法》進行解讀。會上,王挺圍繞《科普法》的意義、為什么要修訂《科普法》、新修訂的《科普法》“新”在哪里等方面進行授課,重點對“科普人員”和“科普活動”兩個新增章節作了深入解讀。他表示,此次修法時隔22年之久,是我們國家在進入了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實施的《科普法...
1月8日上午,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推進會在烏魯木齊召開。《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責任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業務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自治區科協、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教育廳、科技廳、人社廳、農業農村廳、衛健委、總工會匯報了“十四五”以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情況及2025年工作安排。會議指出,“十四五”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取得...
2024年12月28日,鞏留縣科技館正式揭牌,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探索科學奧秘、培養創新精神的優質平臺,標志著鞏留縣的科普教育事業邁上了新臺階。鞏留縣科技館位于野核桃溝景區內,投入援疆資金500萬元,是張家港援疆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鞏留縣為推動新時代科普事業蓬勃發展,扎實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建設的科普教育基地。展館總面積為2300平方米,共3層。館內展品共計56項。科技館展覽分為科技之光—智慧啟航、科技發展—文明進...
12月23日,為期6天的“2024年吉林省科協科技援疆活動”在阿勒泰地區啟動。本次活動由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共同主辦,吉林省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中心、吉林省科協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吉林省院士專家聯合會和阿勒泰地區科學技術協會承辦。活動旨在通過吉林省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聚焦阿勒泰地區礦產、農牧、中醫藥、文旅、氫能、算力等領域產業發展需求,探索科技賦能經濟社會高...
2024年12月21日上午,由自治區科協主辦的“新疆科技講堂”第二期將在新疆科協會堂隆重開講。本期講堂邀請我國金屬增材制造專家、中國工程院王華明院士,以《重大裝備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及影響》為題,帶領自治區各單位廳局級領導干部深入了解增材制造技術對重大裝備結構、材料和制造業的影響。增材制造技術(亦稱3D打印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新型制造技術,該技術不僅革新了制造業的生...
12月21日下午,由自治區科協主辦的新疆“眼界”講堂在新疆科協數字展廳開講。首期“眼界”講堂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院士,以《重大裝備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為題,與來自新疆大學、新疆工程學院等高校110余名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師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共話我國3D打印技術的創新之路。王華明院士是中國激光3D打印技術的帶頭人,也是中國“金屬3D打印”技術領域...
12月15—21日,由新疆科協主辦的2024年高層次人才區情考察活動在烏魯木齊、阿勒泰開展。李家明、謝華安、王華明、劉合、鄧銘江、王維慶、楊偉俊、趙鴻雁、付瑩、徐燕等高層次人才深入阿勒泰地區、烏魯木齊市的企業、園區、學校等地考察調研、座談交流,圍繞新疆創新發展實際需求,聚焦產業發展、創新平臺建設和高端人才引育等共同為新疆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活動期間,院士專家一行先后實地調研了新疆阿舍勒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12月20日,由新疆科協主辦,烏魯木齊市科協承辦,烏魯木齊晚報社(烏魯木齊晚報集團)、烏魯木齊市藝術劇院協辦的2024年科技工作者之家迎新晚會在烏魯木齊市晚報劇院舉辦。科技工作者之家迎新晚會是科學與時尚的結合、科學與文化的結合、科學與大眾生活的有機融合。整場晚會精心編排,既有弘揚科技工作者傳承贊美之歌,也有展現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的人機對唱,還有樂器合奏、科學魔術、戲曲串燒、合唱等精彩節目。烏魯木齊市藝...
12月12日,自治區科協“百名院士、千名科學家、萬名科技工作者上講臺”活動走進烏魯木齊市第三中學。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代謝病研究所所長仝小林,為200余名高中中醫特色班師生帶來《中醫象思維培養路徑》專題講座。仝小林院士通過“觀象”“比象”“意象”“抽象”四個層次,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醫象思維的重要性及其在傳承和發展中醫中的作用。他鼓勵學生觀察自然、...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