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至8月上旬,根據自治區科協安排部署,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組織專家團隊深入阿克蘇市、沙雅縣、拜城縣、策勒縣開展“百會萬人下基層—科技之夏”技術服務活動,針對棉花、小麥、玉米、甜菜等作物田間生產進行現場指導,為農民送去急需的科技解決方案,助力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通過“問題診斷+田間實踐+技術示范+基地觀摩”多樣化模式,將復雜農業技術轉化為農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實操技能,有效破解棉花、小麥、玉米、甜菜生產中遇到的難題,累計服務種植大戶1100余人,參加服務的專家和農業科技人員65名,獲得基層一致好評和認可。
走進阿克蘇市、沙雅縣:聚焦套種管理,田間實操解難題
7月15日,在阿克蘇市柳園片區、喀拉塔勒鎮示范田,新疆農科院木合拜提·托克遜研究員聚焦小麥套種玉米密度優化,詳解“寬幅套種”行株距調整、“膜下滴灌”水肥參數設定及土壤適配方案,現場組織農技骨干與種植大戶開展密度動態調整、水肥配比實操,針對玉米螟、葉斑病現場演示生物農藥噴施與綠色防控技術規范。
7月16日,在沙雅縣海樓鎮、努爾巴格鄉科技示范基地,專家團隊圍繞棉花套種孜然、小麥套種玉米的管理技術要點,展開技術服務,推動套種產業提質增效。

圍繞棉花套種孜然,新疆農科院棉花所牙生·玉努斯高級農藝師現場為農民講解了“控旺促鈴+精準水肥+綠色防控”技術,演示了棉株整枝打頂、縮節胺化控、花鈴期分次追肥、誘捕器安裝與生物農藥噴施。圍繞小麥套種玉米,新疆農科院木哈拜提·托克遜研究員就保苗壯稈、攻穗施肥、防螟防澇,詳解大喇叭口期深埋追肥、中耕培土防倒伏、玉米螟防治技術,并針對沙質土壤強調“分次追肥”與“三溝配套”防漬澇措施。
走進策勒縣:靶向玉米高產,專家一線“把脈”
7月18日,在策勒縣固拉合瑪鎮幸福村、博斯坦鄉示范基地,專家團隊圍繞正播玉米及小麥套種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展開田間培訓。
新疆農科院梁曉玲研究員針對玉米長勢不均、葉片黃化、吐穗期管理及病蟲害問題,現場指導水分調控與綠色防控,提出小麥套播玉米“生育期精準追肥+病蟲害分區防治”方案。

在博斯坦鄉春播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基地,重點推廣“抗逆品種+膜下滴灌+精準水肥”集成模式。結合田間長勢,專家詳解品種選擇、苗期保苗、大喇叭口期追肥等實操。梁曉玲提供的“品種氣候匹配”“滴灌出苗水管理”方案,解決了“澆水憑經驗、施肥靠感覺”問題,農民稱贊“真的接地氣”。
走進拜城縣:科技賦能甜菜產業,強化水肥與防控
8月7日,在拜城縣大橋鄉14村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專家團隊為拜城縣各鄉鎮農業技術骨干及甜菜種植大戶130余人提供精準指導。
新疆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阿不都卡地爾·庫爾班等專家深入甜菜示范基地,針對8月甜菜塊根膨大期至糖分積累初期的核心管理難點,進行現場指導。強調滴灌供水間隔10-15天、畝滴水40-50m3,8月15日前完成純鉀23-28kg/畝追施,收獲前20天停水防根腐病。白粉病選用40%氟硅唑乳油或25%乙嘧酚懸浮劑交替噴施;葉螨采用20%雙甲脒乳油混合5%噻螨酮乳油噴霧;根腐病通過中耕散墑、增施生物菌肥預防及噴施96%精異丙甲草胺防治。旺長田塊噴施矮壯素;人工拔除菟絲子并深埋。活動現場,發放《甜菜中后期管理技術手冊》200余份。
種植大戶季學忠表示:“專家講的都是‘干貨’,把甜菜水肥調控、病蟲害防治講透了,尤其是對當前菟絲子拔除深埋方法有了新認識!”拜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張彥紅高度評價活動:“感謝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新疆農業質量協會的精心組織和專家辛勤的付出。這次活動注重田間實操,專家既講原理又給方案,像葉螨防治的藥劑配方和噴施方法都非常實用,解決了農戶甜菜生產中的難題。”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農業質量協會 郭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