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25年園藝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研討會暨疆魯蘇三地農機學會聯合學術年會在新疆喀什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中國蔬菜協會機械化分會聯合新疆、山東、江蘇三省區農業機械學會共同主辦。匯聚全國園藝機械化領域頂尖專家、科研人員及實務工作者。通過主旨報告、專題研討、實地觀摩等形式,為破解園藝產業勞動力短缺難題、推動智能化技術落地搭建了跨區域交流合作平臺。

聚焦產業痛點 頂尖專家共繪技術藍圖
當前,我國園藝產業在保障“菜籃子”“果盤子”供應、助力鄉村振興中作用突出,但勞動力短缺、生產成本高企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瓶頸。以喀什為代表的南疆地區,林果、蔬菜、中藥材種植規模龐大,機械化需求尤為迫切。此次會議緊扣《“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要求,聚焦“智慧農業”“無人農場”前沿趨勢,針對性地探討技術突破路徑。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陳學庚院士深入剖析“智慧農業技術與裝備如何促進糧棉果生產創新發展”,提出以智能化裝備破解規模化種植效率瓶頸的方案;李天來院士圍繞設施園藝科技發展方向建言,強調科技是設施園藝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來自中國蔬菜協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等機構的專家還分別就蔬菜產業發展思路、數據賦能園藝高質量發展、園藝裝備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等主題分享成果,為產業發展提供頂層設計參考。

專題研討+實地觀摩 技術成果落地見實效
會議設置 “園藝作物采收機器人技術”“園藝作物生產農機—農藝—信息融合發展” 兩大分會場,20余位專家學者聚焦前沿技術與實踐難題展開深度交流,探討多項處于行業前沿的新技術。
參會人員赴喀什岳普湖縣農業生態園開展了實地觀摩活動,現場展演了蔬菜、林果、中藥材、花卉等全產業鏈生產裝備,智能化移栽機、無人割草機、精準植保裝備等的動態演示,直觀呈現了機械化技術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作用,為南疆地區園藝產業機械化轉型提供了“實景樣板”。

三地聯動聚合力 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作為疆魯蘇三地農機學會第二次聯合舉辦的學術盛會,本次會議吸引了各?。▍^、市)農業相關部門、農機鑒定推廣單位代表,以及科研、教學、生產、管理等領域專業人員及在校研究生共200余人參會,共話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疆內外園藝機械化技術交流的長效平臺,更針對性地破解了南疆地區園藝生產機械化痛點,為推動“農機+農藝+信息”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三地將持續深化合作,讓智能化裝備真正服務田間地頭。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農業機械學會 供稿